4月14日清晨,在金牛區的一處建設工地上,一場特別的“開工儀式”正在進行。51歲的電工黃室寓和工友們并未像往常一樣直接投入工作,而是有序排隊,領取了一份特殊的“開工禮物”——由集團公司中鐵·拾貳宸項目部聯合金泉街道社區醫院提供的免費健康體檢。此次體檢創新性地實現了新入職崗前工人與在崗工人的同步覆蓋,通過血常規、血壓監測、心電圖三大核心項目篩查,為300余名建設者的健康筑起了一道堅實防線。
體檢室搬進工地:雙軌篩查織密防護網
“守護健康,既要嚴把新工人入職關,也要持續關注老工人的健康變化!”項目部安全總監鐘海兵介紹道。與常規崗前體檢不同,此次體檢特別將崗中工人納入同步篩查范圍。金泉街道社區醫院精心組織了8人醫療組,直接在項目部搭建起臨時體檢室,分四組同步開展檢查工作。工人們則分批次利用工間時段參與體檢,既避免了耽誤工期,又確保了“不漏一人”。體檢現場采用了“雙通道”管理模式:新工人和崗中工人分別持登記表排隊進行體檢。針對體檢報告尚未出具的情況,社區醫院院長明確了詳細的處置流程:“24小時內完成報告分類,異常報告單獨密封交項目部,醫務人員將逐一進行預警;正常報告則由班組統一領取。”
健康數據守底線:讓安全帽下的生命更有保障
項目部將體檢數據與施工區域準入權限緊密綁定,形成了嚴格的管理機制。待報告出具后,血壓異常人員將被禁止從事高危作業,心電圖異常者則需復查確診,拒不配合的將依規勸退。來自海南的抹灰工何觀姑大姐,在摩挲著安全帽帶時感慨地說:“我在工地干了十幾年,還是頭一回遇到體檢不合格給調崗的。雖說調整崗位后每月可能比現在少掙一點,但項目部這么較真兒,確實是對我們負責。”
政策落地有溫度:小切口做好工人健康大文章
這場大型體檢活動的背后,是央企積極落實《職業病防治法》和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》的生動實踐。“工人的健康就是工程的健康!”項目部黨支部書記、工會主席瞿華列舉了一組數據:自去年開工以來,項目部已累計投入近25萬元用于工人健康管理,工傷發生率顯著下降,工人參保率達到了100%。
金泉街道的工作人員在現場對此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:“把體檢室搬到工地,把健康服務送到一線,這種‘預防式關懷’的做法值得廣泛推廣!”據悉,該項目部將以此次體檢為契機,全面實施“工友生命守護”行動,具體措施包括:搭建“安全教育云平臺”實現崗前培訓全覆蓋,推行班組安全健康積分制,并將職業健康管理納入供應鏈考核體系,以全鏈條革新筑牢建筑工人職業安全防線。